《韩非子》有言:“万物莫不有规矩。”
意思是说,世间万物,都有其规矩法度。
规矩,是一种存在。
自然规律,是规矩:
四季轮回、物种演化,五运六气,无不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,你得遵守了,这是对自然规矩的敬畏。
社会习俗,是规矩:
行为习惯、生活伦理,包括约定俗成的各种“老理儿”,这个,你也得不要违背了,约束你做事的规矩,这是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舒适的基本规矩底线。
规章制度,是规矩:
法律法规、组织纪律、村规民约,你同样得遵守了,这是不可轻易触碰的社会规矩高压线。
说话做事,与人交往,修身养性,处处都离不开规矩。
懂得规矩,守住规矩,才能守住人生。
图片
图片
规矩,是一种分寸
俗话说:“鱼放三日发臭,客住三天讨嫌。”
细细品来,这句话很有意思,也很有哲理。
刚做出来一道鱼肉闻起来很香,但如果放上几天可就臭了;到别人家做客,刚开始人家很欢喜,住的日子久了,就会惹人厌。
这就是在说:凡事不能过头。
用孔子的话讲,叫:过犹不及。
做一件事,过了头和达不到,这两种效果其实是一样的。
古语有云:“处事不分轻重,非丈夫也。”
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,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、勤奋,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。
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,什么叫不偏不倚,什么叫见好就收,一句话,他们能够把握分寸。
周国平先生说:“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,人际交往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。”
有分寸感的人,说话得体,做事留有余地,让人感到亲切但又不失尊重,自在却又并不疏远。
做人做事有分寸,就是一种最大的规矩。
有分寸的人,达到了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的境界。
图片
图片
规矩,是一种教养
李斯说: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 。”
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,所以能那样高大;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,所以能那样深广;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,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。
生活中,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,都是小细节,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。
比如:
不要在连排的座位上面,抖腿!
去唱卡拉OK,如果不是自己点的歌,即使会,也不要抢着唱。
别人在睡觉的时候,懂得“安静”二字。
看电影请保持安静,手机也保持静音和安静 。
在宿舍或公共场合、公交车上,看视频、听音乐和玩游戏等,请戴上耳机!
在地铁上,不要一个人靠着扶栏,请给别人的手留个位置。
要知道,教养和文化,是两回事。
有的人很有文化,但是很没教养;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,但仍然很有教养。
教养,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。
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并非单纯的礼貌,而是文化的积累和好习惯的养成。
守规矩,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。
图片
图片
规矩,是一种原则
严遵说:“心如规矩,志如尺衡,平静如水,正直如绳。”
思想合乎道德标准,理想合乎法律规范,内心坦然平静,就像秋水一样,性格公正直率,就像准绳一样。
有原则、有规矩,内心就能方正平静。
李女士是低保户,早些年得了一场重病,丈夫常年疾病缠身,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。
夫妻俩经营一个只有一平方米多的摊位,靠买卖鸡蛋、干货、面条等维持生计。
起早贪黑、辛辛苦苦一天,也只有50元左右的收入。
还有一个孩子大学刚毕业,目前在家里待业。
一天,李女士在摊位不远处,捡到一个钱包,看到里面有几千元现金、银行卡及身份证等,就立即联系失主来认领。
失主拿回了钱包后,立即从包里拿出一沓钱感谢李女士。
但却被李女士断言谢绝:
这只是件小事,这不算啥。
再说,如果我想要你这钱,那还不如当初捡到的钱不还给你。
所以这钱不能要,拿了你的钱,我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。
孟子说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地。”
一个人在得意时,坚守原则可能是名誉使然,但他在失意时依旧坚守原则,那就是真正的善良。
坚守原则,不是不通人情,也不是对外界的敌意,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。
守得住原则,才守得住那份心安。
图片
图片
规矩,是一种底线
易中天说:“我确实没什么境界,但我有底线,我是个底线主义者。”
在易中天看来,做人的底线,比境界更重要。
境界,给人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;底线,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。
一个人没有境界,顶多差劲一点,但没有底线,就会出大问题。
一个人没了底线,就什么都敢干;一个社会没了底线,就什么都会发生。
孟子曰:“人有所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也。”
有所不为,就是要守住底线。
只有守住了底线,才会有更大的作为。
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才华横溢,却徘徊于仕与耕之间,后来干脆归隐田园。
这一切,源于他不愿突破自己的底线。
陶渊明清正廉明,从不攀附权贵,也绝不阿谀奉承。
他选择一生坚守原则,把才华赋于诗中,流芳百世。
守底线,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,而且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。
守住底线,就是守住了做人的规矩。
图片
图片
规矩,是一种人品
有句话说:“人品,是最高的学位。”
德与才的统一,才是真正的智慧、真正的人才。
有才,不如有德;有钱,不如有品。
一次,白岩松在采访季羡林的时候,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有一年秋天,北大新学期开始了,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行李走进校园,实在太累了,就把包放在路边。
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,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,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各种手续。
老人爽快地答应了。
近一个小时过去,学子归来,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。
谢过老人后,两人分别。
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,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,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,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。
白岩松感叹说:
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,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:人品,才是最高的学位。
你有什么样的人品,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。
而做人讲规矩,品行自然端正,就算前路再窄,也能越走越宽。
相反,那些一门心思走捷径的人,迟早会断送在自己的心机里。
无视规矩的人,注定寸步难行。
图片
淮南子曰:“矩不正,不可为方;规不正,不可为圆。”
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生而为人,不可漠视规矩。
也许你会认为,守规矩可能会很吃亏,但实际上,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。
守规矩,才是最稳妥的一条路。
不守规矩的人,确实会在短期内获得利益,但是从他不守规矩的那一刻开始,最终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仰不愧天,俯不愧人,内不愧心,每日三省,自我完善,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。
简而言之,规矩,就是一生的修行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盈昌配资-股票上杠杆资金-股票市场配资-如何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